拥有二十多台/套温湿度试验箱,覆盖了温度范围-100℃至500℃,湿度范围10%~98%,容积范围从0.1m3到270m3,温变速率很大可以达到30℃/min,能够为各类电子产品,机电装备,汽车电子,通讯设备以及中型装备开展高低温贮存,高低温工作,温湿度循环,温湿度交变,元器件老化,温度冲击等环境适应性试验,筛选试验,寿命试验等。
常用标准
IEC60068、GB/T2423:应用很广泛的环境试验标准,规定了设备主要参数、试验条件、严酷等级等。
ISO16750-4:欧系车常用的标准,并且逐渐被各国家标准和各企业标准所引用。
SAEJ1211、SAEJ1455: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汽车电气部件环境试验标准。
高温试验:IEC60068-2-2GB/T2423.2
低温试验:IEC60068-2-1GB/T2423.1
温度循环试验:IEC60068-2-14GB/T2423.22
温度冲击试验:IEC60068-2-14GB/T2423.22EIA-364IPC-TM650
湿热试验:IEC60068-2-30GB/T2423.3(恒定湿热)GB/T2423.4(交变湿热)
高温对产品的影响
温度升高,材料分子运动速度加剧,分子动能的增加将导致物体的膨胀、相态转换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,从而引发:
a)绝热物质失效—材料热老化(导热率增大);
b)变形、卡死、爆裂(结构损坏)—高温下气态、液态、固态物体的膨胀或尺寸的增加;
c)电气性能变化、电接触不良、介质击穿—电阻率、电导率增大,表面高温氧化,材料间相互扩散加剧
d)润滑性能下降(磨损)或丧失(结构损坏)—化学反应引起润滑剂变质,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;
e)物质相态变化—高温下物质软化、熔化、蒸发、升华;
f)更高的温度,如达到居里点固体会失去磁性,物体在强电介质中会失去极性,达到超导电性临界温度时,物体出现超导电性能
g)有机材料退色、裂解或龟裂;
h)密封壳体(炮弹、炸弹等)内物质因热胀产生高压;
I)合成材料在高温下放气,丧失真空度。
低温对产品的影响
与高温相反,温度降低,材料分子运动速度减小,导至物体的收缩,流动性变差,甚至凝结变硬,金属材料会出现“冷脆”,液态物质出现“冷凝”、“固化”。外在性能表现为:
a)、润滑性能降低或丧失—润滑剂粘度增大甚至“固化”;
b)、材料耐冲击能力降低,韧性变坏—“冷脆”或“粉化”;
c)、“缩差”产生结构应力,导至结构损坏或“咬死”—物体的“冷缩”;
d)、电子元器件(电阻值、电容值等)性能改变;
e)、水的冷凝和结冰会导至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变坏;
f)、燃烧效率降低;
g)、变压器及机电部件性能改变;
h)、减振器刚性增加,冲击强度改变;
i)、对于受约束的光学器件产生静疲劳。
温度冲击对产品的影响
当环境温度突然发生温差较大的变化时,对于任何一台由多个零部件、元器件及各种材料和结构组成的产品,各部份的热容量不同,其吸热、导热、散热能力也存在差异,故各个零部件之间,同一零部件的各部份之间对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的跟随性差别较大,彼此间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,因热胀、冷缩而形成大的温度内应力,从而引发:
a)结构件变形破裂,粘合件剥离;
b)活动部件卡死或间隙变大,紧固件松动;
c)密封件裂缝,产生漏损或丧失真空;
d)焊缝裂开,焊点脱落;
e)继电器、电位计、按键等接触不良;
f)电子元器件老化加剧,性能变劣;
g)表面涂层龟裂,绝缘材料保护失效。
湿度对产品的影响
湿度会影响产品外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能,湿度和温度总是同时存在的相互耦合的环境因素。湿热的共同作用会引发:
a)、加速金属表面的氧化和电蚀作用;
b)、加速表面有机涂层电化学反应,破坏表面涂层的保护作用;
c)、由于材料的吸附作用导至材料膨胀,从而引发结构的损伤;
d)、由于吸湿、吸附等物理现象的影响,会引起电气绝缘性能降)低;
e)、由于凝露和游离的水汽,会导至电气短路,热传递特性变差,光学器件成像与传输质量变坏。